2020鄭州華遠公棚鴿友使用GPS軌跡追踪器的幾點收穫
在11月中旬結束的2020年鄭州華遠公棚決賽中,該公棚使用了信鴿比賽專用GPS軌跡追踪器。今年我送有鴿子參賽,有幸體驗了一把。耳目一新,收益多多,顛覆了我對比賽的認知。原以為在500公里級別的比賽中,鴿子即使不吃,也要找水喝或做暫短的停留休息,鴿子成績好與差取決於飛行路線是否最接近直線和停留休息時間的長短。但GPS軌跡追踪器公佈出來的鴿子飛行數據顯示,在天氣不熱的秋季賽,不僅高名次鴿,也包括很多名次稍偏後的或當天歸巢鴿,都是一刻不停飛回公棚。其頑強毅力令人驚嘆。
觀看GPS軌跡追踪器數據詳情,有以下幾點初步收穫。
一是知己:
對自己鴿子在這場比賽中的表現有了更多更細的了解。比如尾號“972”的鴿子,武漢開籠後飛臨孝感,不知遇到什麼情況,又向南返回武漢附近,再調頭向偏西北,基本上這個往返過程耽誤一個半小時。見截圖一。
又如“982”號,從公棚的西側鞏義飛過黃河來到公棚北,如果往南很快就到家了。可它繼續向北到了修武,第二天才回公棚。見截圖二。
還有“984”號,向西北轉了大弧形到了洛陽,休息一晚上,第二天上午才回來。見截圖三。
但是鴿友千萬不要用一場比賽數據和結果來論成敗,決定鴿子的命運。因為在一周後加站賽中,“984”和“972”吸取上次教訓,分別獲得54名、118名,雙雙進獎。看來鴿子自身有很強的糾偏糾錯能力,對它們不應帶有成見。
二是知彼:
在關注自己鴿子的同時,對自己所感興趣鴿友的鴿子可以多加留意,特別是有引種需求時,要提前做好功課,在深入細緻了解與分析基礎上,再考慮引進誰的,引進哪隻,而不是頭腦一熱就出手。從軌跡數據中可以看到有一些鴿子比賽中有中途停歇休息的情況,有的幾次停飛,造成鴿子中途休息大概有以下原因:
1、有病、亞健康或在飛行過程中,被電線、樹枝、障礙物等意外傷害,體力不支。
2、是不是與品係有一定的關係?有的品種短距離速度快,衝勁足,暴發力有餘,而持續飛行能力不足,達到一定的體能極限後,只好休息恢復。
3、過度近親交配所致。
4、趕上換羽缺大條。這種情況是當年幼鴿在秋季比賽所遇到的較普遍問題。家養的鴿子可以通過做條、用藥擋條、光線等多種辦法去解決,但在公棚卻只能順其自然,聽天由命。有的鴿子突然失去速度,可能與主羽依次換條突然缺失某一根有關,等大條長到一定程度,需要一段時間,而且還沒等完全長齊又會面臨下一根大條缺失情況的重演。
5、氣溫突然升高或驟然大幅度降溫,或者遇到強勁的頂頭風、陰雨霧霾等惡劣天氣,鴿子一下不適應。(當然此次比賽不存在這樣的天氣情況)。分析原因,找到癥結,就能有針對性地採取有效辦法加以避免。
三是大浪淘沙,沙中淘金:
在這場510公里決賽中,五百名之內我入賞了2羽,分別是86名和231名。我對比86名和231名的GPS飛行數據後,無意中發現231名的最高分速和平均分速都高於86名。231名分別是2760米和985.5米,而86名分別是1740米和966.32米。截圖四、五、六為231名數據。截圖七、八、九為86名數據。
比賽常識和經驗告訴我們,平均分速高的鴿子一定比分速低的成績好。但為什麼在這二隻鴿子身上不適用?是什麼原因?在經過反复閱讀數據、仔細比對後,突然有一個重要發現:86名飛行速度歸零時間停留在14:04:47(說明86名在14點04分降落在公棚),實際飛行距離是521.44公里,公棚掃描顯示的歸巢時間(進棚時間)是14:07:51.830,前後相差約3分鐘,比較正常。231名飛行速度歸零時間早於86名,停留在13:54:56(說明231名比86名提前10分鐘降落在公棚),實際飛行距離是528.24公里,但掃描歸巢時間(進棚時間)顯示是14:14:46.130。231名耽誤了20分鐘才入棚。為此我查閱了前十名GPS軌跡飛行數據,分速歸零即落棚時間按名次順序分別是:
截圖十,冠軍13:54:52。
截圖十一,亞軍13:54:53。
截圖十二,三名13:54:53。
截圖十三,四名13:54:54。
截圖十四,五名13:55:49。
截圖十五,六名13:55:09。
截圖十六,七名13:54:54。
截圖十七,八名13:54:53。
截圖十八,九名13:54:53。
截圖十九,十名13:55:36。
不查不知道,一查意外收穫。原來231名是和前十名的鴿子一起,作為第一梯隊同時降落在公棚(十名以後的數據沒有比對)。也許是拼得太狠太累,足足停留了二十分鐘才入棚,與高位名次擦肩而過,不能不說是個遺憾。但這個意外發現也讓我如獲至寶,興奮不已。眼見未必為實,沙裡果然有金。在以上數據幫助下我對231名有了新的認識,由開始準備拍出改為最終將其拍回。若不是這場比賽中有幸使用了GPS軌跡追踪器,也許我永遠無法得知這個秘密,埋沒了它的能力,從而與這羽鴿子失之交臂。所以我要感謝華遠公棚和GPS軌跡追踪器生產廠家。
由此也聯想到2011年的一場比賽往事。當年在中鑫公棚決賽,第一梯隊到了18只,當其它17只都進棚,我的那隻才遲遲入棚,得了18名。當時沒有GPS軌跡追踪器,好在當18名入棚時,第二梯隊還沒有到。否則也很難說清楚是第一梯隊還是第二梯隊到的。歷史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多年以後先到遲進棚的情景再次上演,是否也在提醒我,其中必然有其內在的原因,因為231名與18名是同一路的鴿子。分析原因找到對策,才能避免遺憾再次發生。這是我以後應該思考研究著重解決的主要問題。
在這場比賽中,86名和231名的表現,我認為平分秋色,不分伯仲。從GPS軌跡數據中可以看出,86名實際飛行距離521公里,腦子靈活,定向較準,飛行線路也較直。231名雖然比86名多飛7公里,但飛速快,勤能補拙,仍然提前10分鐘到達。從照片中看出,86名是在第十根大條不齊的情況下飛完全程的,難能可貴。231名則是在全條的狀態下飛完全程,運氣不錯。
四是藉助GPS軌跡追踪器的數據分析:
依靠科技手段和方法,在淘汰鴿子或是拍賣引種時,可以更加趨於理智理性,做到知己知彼,揚長避短,取長補短,優勢互補,使引種的目的性、針對性更強,思路更清晰,有的放矢,精准出手,減少主觀臆想。提前做好做足了功課,淘寶拾漏也不是不可能。
現在的GPS軌跡追踪器,是在比賽結束後,將歸巢鴿佩戴的GPS軌跡追踪器記錄儲存的數據解讀後公佈出來,供大家查看,這相當於賽事回放,有滯後感。而那些沒有歸巢鴿的去處信息卻無從知曉,是個缺憾。做為鴿友我更希望了解知曉這些沒回來鴿子的情況,可惜不得而知。希望在科技人員的努力下,在不久的將來能夠實現比賽直播,從鴿子放出到歸巢能夠同步全程觀看,就像觀看人類的各種體育比賽,或者賽馬賽狗一樣,使賽事更直觀,其趣味性、觀賞性、參與度更強。受各種條件製約目前還實現不了,我們期待著。
GPS軌跡追踪器是個新事物,使用的範圍尚不普遍,有些方面也有待進一步改進提高,目前的反映也不一。我相信GPS軌跡追踪器對參賽鴿友對公棚對生產廠家是個三贏,一定會推廣普及。